余门拳是具有南北两派、内外两家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。强调以攻为主,攻防连发,迅猛力整,刚柔相济;攻防变化中注重“角度、速度、力度”三维一体的挤击技术标准,以“以快制胜,一快百无解”为攻击理念。
余门拳把“五到”、“七锋”人体构造的内力、运动力学原理发挥到极致。通过练拳、练功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攻防技术,使人的身体潜能最大化。“五到”是指人的身、手、足、眼、心五部位统一协调,在练拳的过程中必须达到“身到、手到、足到、眼到、心到”的技术标准,形成“拳如流星眼如电,腰如蛇形足如钻”的独特风格。“七锋”是充分发挥人体七大关节的技术能力,即“头、肩、肘、手、胯、膝、足”的共同攻防技术能力。三种距离的进攻能力,一是长距离的拳腿;二是中距离的肘、膝;三是零距离的头、肩、胯。全面表现了余门拳“七锋”齐施的攻防技术,充分展示传统武术的高超技艺。
余门拳禅悟儒道学说“虚实明暗,阴阳消长,生克制化”的应对关系,内涵丰富,博大精深,集“打、靶、教”于一体,是传统武术流传至今的杰出代表。
民国时期,余门拳在各种擂台赛事中不负盛名,从1918年,余门六世掌门余发斋偕子余鼎山,在成都青羊宫打擂,一举名扬蜀中。1920年,刘湘部二师长朱兆南设擂,考评国术教官,余鼎山打败众多武师豪杰,夺魁受聘,此即重庆轰动一时的黉学巷打擂。1925年,在珊瑚坝举行“百日”擂台赛,市长潘文华主办,旅长郭勋祺主持,余鼎山、张永隆作评判。闭幕式,众英雄共推余鼎山上台摆擂,无人应战。1928年,在山王庙德育社(今渝中区人民公园内)举行第一次国术考试,市长潘文华主办。各派拳师数百人应试,以擂台搏击比赛决出前15名武士,余鼎山名列武士第一名,另有余德馨、胡洪图、刘梓明、杨炜功、高荣辉、周懋植、耿燮之共8名余门弟子获武士称号。1932年5月,在大梁子豫园剧场(今人民剧场)举办的“重庆市春季国术观摩赛”上,余门刘梓明在1000多人参加的单循环擂台赛中,获成人组第一名,荣获刻有“重庆市市长潘文华赠”字样的金章。赛后胸佩金牌,手举银盾,由市政府军乐队为前导,骑马披红游街扬名。1933年,南京第二次国考,余门刘梓明、高荣辉、周懋植荣获金奖,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和刘梓明合影留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