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福生,武术高级教练,国家级裁判。河南省南阳市人。1916年起随祖父习武,专攻查拳;后从王子平、于振声、马金标继续研习查拳。1928年,参加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,获优胜奖。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国术第三届教授班,随马英图学八极拳,随黄柏年、姜容樵、朱国福学形意拳。经过多年实践,将梢、中、根融会一体形成的形意拳,独具风格。随杨洪武学习摔跤,精于左右拨脚、抹脖、手蹩子带剪腿连环使用,有“马前三刀何快跤”之称。
何福生为武术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大半生,所做的贡献不小。自1958年担任云南武术队教练后,在培养苏自芳、胡宝林、贾文琴、玉班、李海燕、朱刚平等当今武坛矫将方面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呢!1972年,他虽已六十二岁高龄,依然自告奋勇,承担起重建云南武术队的重任。那时,没有训练场,他就带领学生拉滚压场地,夏天的中午还亲自浇水,让场地散热,便于学生训练。为了围建场地栏杆,他学会了电焊,自己动手焊接。白天他当教练,晚上还当文化教员,给运动员上文化课。
他身体力行,是运动员的表率。从1958年开始,他经常代表云南队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。1962年,他虽年过半百,还获得一等奖;1977年他年近古稀,在内蒙古比赛时获太极拳第二名,对练项目也进入了前八名。云南队每年有下基层为少数民族表演的传统,何福生不但带队下去,而且他的形意拳和对练项目成了每场必演的压轴戏,几年来,西双版纳、瑞丽、昭通、大理等地的傣、白、缅甸等族的人民,无不知晓这位老当益壮的武术家。